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确认绑定
提问
0/255
提问
订阅开课提醒需关注服务号
回答成功
知道了
扫码关注智猩猩服务号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您已订阅成功,有新课程,我们将第一时间提醒您。
知道了
发送提问成功
回答可在
“我的——我的提问”中查看
知道了
失败
欢迎来智东西
关注我们
智东西
车东西
芯东西
智猩猩
地平线编译及编程实践
2023/12/27 19:00:00
课程讲师
李建军 地平线 编译器研发部负责人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毕业后曾在计算所任副研究员。2016加入地平线,主要负责智能驾驶芯片的编译器及Runtime相关的研发工作,以及智能驾驶芯片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开发。 在CGO, ICSE, ASE, TACO, TPDS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智能驾驶芯片/编译器相关授权专利30余项。

李建军
地平线 编译器研发部负责人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毕业后曾在计算所任副研究员。2016加入地平线,主要负责智能驾驶芯片的编译器及Runtime相关的研发工作,以及智能驾驶芯片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开发。 在CGO, ICSE, ASE, TACO, TPDS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智能驾驶芯片/编译器相关授权专利30余项。

课程提纲
  • 深度学习算法和应用的演进
  • 智能芯片架构
  • 地平线编译优化实践
  • 数据驱动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课程简介

编译器是芯片算法工具链的的重要基础软件之一,向上对接量化后的算法模型和高级语言,从而提高算法和应用的开发效率和兼容性,向下适应硬件体系结构而生成高效的可执行代码,是沟通软硬件之间的桥梁。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复杂度不断提升,其中包含的参数和计算图也呈指数级上升,使得编译过程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多种优化和并行化编译策略。同时,不同硬件平台的处理器、内存和其他硬件资源的配置差异,要求编译器能够提供相应的优化和部署方案,以充分发挥芯片性能优势。此外针对编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和问题,编译器要能够有效地进行代码调试和验证,以确保编译结果的正确性。这些无疑都对编译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12月27日晚7点,地平线「你好,开发者」工具链技术专场最后一讲将聚焦算法工具链的另一个核心环节——编译器,由地平线编译器研发部负责人李建军主讲,主题为《地平线编译及编程实践》。

李建军博士首先会介绍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和应用的演进,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软硬结合设计,智能进化的发展历程。之后,李建军博士将从计算自动拆分、指令自动并行调度和计算融合等维度深入讲解地平线的编译优化实践,并对地平线数据驱动、软硬件协同的系统设计进行解读。

精彩问答
提问
提问
目前还没有问题,可以点击右侧的“提问按钮”提问
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