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阅上新提醒
此前,谈到机器视觉大多是指2D视觉系统,即通过2D相机拍到一个平面的照片,然后通过图像分析或比对来识别物体,可用于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条形码和光学字符识别以及基于边缘检测的各种二维几何分析。
相较于2D机器视觉,3D机器视觉系统利用光学技术模拟人类视觉系统,通过精确坐标的三维点云,能够定位目标物体的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模型,并突破了2D机器视觉受光源变化、依赖目标对象表面上的对比、无法处理高度信息等限制,给很多检测需求带来了可行性,诸如零件的高度、体积计算,物体表面平面度和厚度测量以及机器人的无序抓取等等,进一步拓宽了机器视觉的检测领域。
在3D机器视觉系统中,3D相机作为形成感知的关键零部件,扮演着类似人眼视网膜的关键角色。目前,主流的3D相机技术路线包含双目立体视觉、结构光、TOF、线激光、光谱共焦等。随着检测精度的不断提高,工业3D相机也在不断的升级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应用其中,像针对高亮反光物体的抗反光成像、提高3D相机精度和扫描速度的光学算法及器件、面向复杂多样场景中的3D点云重建算法、各种结构光编解码方案等。
为了更好帮助大家理解工业3D相机的关键技术,智东西公开课策划推出「工业3D相机技术直播课」。现阶段先上线3讲,并邀请到中科行智产品部总监丁然、知微传感联合创始人&市场总监何伟、博视像元CTO杨军超等三位主讲人参与,主讲3D线激光相机、激光快照式3D相机、3D结构光相机的创新技术。

